王必勝:健保缺藥恐88品項「可能會增加」 這平台供民眾2方式通報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中)、健保署長石崇良(右)與食藥署長吳秀梅說明健保藥價與缺藥情況。(圖/記者嚴云岑攝)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社區醫院缺藥事件頻傳,衛福部今(27)日召開記者會說明因應措施。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今年通報缺藥不調整的88項品「還有可能增加」,食藥署已設立「藥品供應資訊平台」,供民眾致電或線上通報缺藥品項。而原訂4/1上執行的藥價新制將如期上路。

健保藥費停砍2年,今年恢復正常調價,共計6009項藥品受影響,總計砍價81.8億元。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藥價調整是根據健保法42條、62條規定,根據市場調查售價,以及健保核價價差,根據前一年藥費支出總額超出情形,做次一年度調整,依法在每年4/1執行新的藥價。

不過,近年疫情,與全球大環境影響因素,造成部分原料藥短缺,因此今年調降品項與額度做調整。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石崇良逐一說明,處方藥及指示藥品健保支付價若低於敷昂藥基本價或調整後低於基本價,112年不予調整。近期短缺藥品如氧化鎂、安莫西林、乙醯氨酚及兒童栓劑等,112年不予調整,廠商並可提供成本分析相關資料,向健保署申請調升藥價。

至於不敷成本藥品,石崇良表示,新藥價調整公告後,廠商可於2週內檢具成本資料,像食藥署申請重新核定,並在健保署核定新藥價格前暫不調整。

健保署對於現行缺藥機制也祭出5大因應措施,分別為:單一窗口處理、即時掌握起藥資訊、跨單位合作機制、不敷成本藥品藥價調整機制、替代藥品仍可申報費用。

另外,健保署短期將針對缺藥品項進行檢討,中期啟動藥品支出目標(DET)檢討,規劃建立風險管控機制,配合衛福部防缺藥中心規劃全國統一採購試辦計畫。長期則持續與各界溝通,全面檢討健保藥價政策,對於必要性藥品給予適當價格保護機制。

石崇良表示,對於市場上已經寡占、或者供應有限的藥品,會針對風險控管,並給予價格保護機制。針對量少且影響廠商供應意願的兒童用藥,必要時也會全面檢討藥價政策。

王必勝表示,感謝基層診所與藥局反應缺藥情形,是針對無三同替代的藥品,針對獨門15項做處理。針對有替代品方面,有些要在專利過後,會由國內藥廠生產「三同(同成份、同療效、同劑型)」學名藥,但在品質、療效上都有嚴格管控,無論臨床端與民眾都可參考使用。

被問及今年凍漲的缺藥品項是否維持88項?王必勝表示,目前收到的已有88項,目前已經做了整理,但若有缺藥的話「希望大家繼續通報給我們」,總數有望增加。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